裝修公司的宣傳冊再漂亮,不如實地看個工地來得實在。但多數(shù)人去了工地只會看 “墻平不平、地干不干凈”,漏掉的細節(jié)恰恰藏著施工的真實水平。全包圓家裝常說,好工地不是 “裝出來的樣板”,而是 “日常管理的常態(tài)”。今天分享 3 個必看重點,從隱蔽工程到施工細節(jié),教你一眼識破 “面子工程”,選到靠譜的裝修團隊。?
一、看隱蔽工程:水管電線的 “里子” 比面子重要?
隱蔽工程是裝修的 “地基”,一旦出問題,后期維修要砸墻拆地,看工地時必須重點盯這兩處:?
水路改造看 “走向和固定”。打開廚房、衛(wèi)生間的臨時蓋板,看水管走向是否橫平豎直(斜線走管雖省料,但后期打眼易打穿),管卡間距是否規(guī)范(PPR 管每隔 80cm 一個,拐彎處 30cm 內(nèi)必裝)。冷熱水管要分開(間距≥10cm),熱水管包保溫棉(避免冷凝水滲墻)。尤其要查接口處:熱熔連接的水管是否平整(歪歪扭扭說明師傅手藝差),接口與墻面的距離(預(yù)留 5-10cm,方便裝三角閥)。?
電路改造查 “分組和保護”。強電箱內(nèi)電線要分色(火線紅 / 黃、零線藍、地線黃綠),每組回路有明確標簽(如 “客廳照明”“廚房插座”)。穿線管內(nèi)電線不能打結(jié),單管電線占比≤40%(太滿散熱差,易短路)。地面走管要貼墻邊(別橫穿房間,避免后期鋪地板打釘破壞),頂面電線要穿波紋管(防老鼠咬壞)。記得問師傅 “是否做了通電測試”,沒通電就封槽的工地,多半藏著接線隱患。?
二、看施工工藝:墻面地面的 “細節(jié)” 藏著責任心?
表面平整的墻面,可能用了 “厚找平” 掩蓋基層問題;看似整齊的瓷磚,背后可能空鼓一片。這兩處工藝細節(jié)必須較真:?
墻面處理看 “分層工序”。正在刮膩子的工地,要查基層是否刷墻固(滾涂均勻,顏色一致,漏刷處會返黃),膩子是否分兩遍刮(頭遍找平,二遍收光,厚度合計不超 3mm,太厚易開裂)。墻面開槽處要貼網(wǎng)格布(防開裂),陰陽角是否用靠尺找直(用直角尺卡一下,縫隙≤2mm 才算合格)。別被 “臨時刷白” 的墻面迷惑,要求看半成品區(qū)域(如剛做完基層的墻面),更能看出真實水平。?
瓷磚鋪貼查 “空鼓和留縫”。廚房墻面瓷磚用小錘輕敲四角和中間(空鼓率≤5%,重點區(qū)域如灶臺、洗手池周圍必須全實),地磚空鼓不能超過 3%,且不能出現(xiàn)邊角空鼓(易松動)。瓷磚留縫是否均勻(墻縫 1-2mm,地縫 2-3mm),仿古磚留縫≥3mm(避免熱脹冷縮起拱)??创纱u陽角:是用海棠角(更精致,考驗手藝)還是包邊條(省事但略突兀),能反映師傅的施工標準。?
三、看現(xiàn)場管理:材料和整潔度暴露管理水平?
亂糟糟的工地未必差,但整潔有序的工地一定更靠譜,這兩處細節(jié)能看出裝修公司的管理能力:?
材料堆放是否 “分類歸位”。合格的工地會把材料分區(qū)堆放:水泥、沙子放在陽臺(遠離臥室,避免粉塵),瓷磚立在木架上(防受潮),板材用塑料膜覆蓋(防污)。每種材料要貼標簽(品牌、型號、進場日期),尤其要看水電材料(如電線是否為國標,水管是否與合同品牌一致)。材料亂堆、無標簽的工地,可能存在 “以次充好” 的風(fēng)險。?
施工保護是否 “到位不敷衍”。入戶門要包完整保護膜(底部也要包,防搬運材料刮花),窗戶玻璃貼保護膜(避免瓷磚膠濺上難清理),地漏蓋臨時蓋子(防雜物掉入堵塞)。已經(jīng)鋪好的地板 / 瓷磚,要鋪厚紙板或地膜(接縫處用膠帶粘牢,別留縫隙)。連這些 “小事” 都做不好的工地,很難指望他們在隱蔽工程上用心。?
去工地考察,核心是看 “別人不想讓你看的地方”:掀開保護膜查基層,打開蓋板看管線,問師傅施工標準而非只聽銷售介紹。全包圓家裝的工地,向來對業(yè)主 “全開放”,因為規(guī)范施工不怕查,細節(jié)到位經(jīng)得起看。?
選裝修公司,不是選 “樣板房漂亮” 的,而是選 “日常工地規(guī)范” 的??赐高@幾點,才能避開返工、增項的坑,讓裝修少走彎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