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明明有的家東西很多,卻絲毫不顯雜亂,反而自帶美感,答案就藏在“層次感”里。今天全包圓,就教你如何用高低錯落的陳設劃分視覺節(jié)奏,用深淺色彩平衡視覺重量,用軟硬交織的材質碰撞出感官層次,讓你的家變得更立體!
- 高度層次感
高低層次的關鍵是讓軟裝“不站在同一水平線”,通過家具、裝飾的高度差拉開縱向距離,讓視線有落點、有延伸。小戶型遵循“低—中—高” 黃金比例,縱向形成階梯狀,避免壓抑,大空間可增加層次復雜度,讓高低差貫穿整個空間。
比如客廳的高處我們可以選擇吊燈、掛畫、綠植、書架,中間可以放沙發(fā)、擺件、斗柜,低處有矮凳、地毯等,這樣整個視覺上就會高低錯落,非常豐富。
- 色彩層次感
色彩層次不是盲目堆砌顏色,可以通過631法則“60%主色定基調、30%輔助色過渡、10%點綴色點睛”,讓空間有主次、有呼吸感。
比如:客廳我們大面積以白色作為主色調,像墻面、地板、沙發(fā),加入30%的咖色,像地毯、茶幾、抱枕,再用10%的綠植作為點綴。這樣整體就很有層次感。
- 材質層次感
材質單一容易產生審美疲勞,材質的差異能帶來 “軟硬、粗細、冷暖” 的對比,讓空間不僅看起來有層次,觸摸時也有豐富體驗。
同一空間選2-3種核心材質,以“7:3”比例混搭(如7分布藝+ 3分金屬),避免材質過多導致雜亂;比如皮質沙發(fā)(硬)+針織地毯(軟)+木質茶幾(暖),三種材質碰撞出豐富層次,又不失協(xié)調。
高低、色彩、材質三者的關系如同 “骨架、膚色、肌理”—— 高低搭出空間骨架,色彩賦予層次靈魂,材質則讓層次更有質感。掌握這三點,哪怕是簡單的家具組合,也能擺出有節(jié)奏、有故事感的家。如果你家也想搭出層次感,評論區(qū)留言給全包圓哦!